羊万影片评价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10-18 10:45
《枫林霍山》是一项永不停息的任务。导演麦浚龙在当代电影界就是这样一个异类。在一个人人喊着“内容为王”实则“流量为王”的时代,他坚持打造一座精雕细刻的冰山,却只让观众瞥见八分之一的水面。这部电影的“难度”当然来自于它的完整性。这不是那种可以简单归类为“好”或“坏”的电影,而是一个艺术性很强的体系。银幕上笼罩在冰冷迷雾中的香港,在命运迷宫中徘徊的人物,以及精心设计的视觉符号——这一切构成了一部近乎精品的电影。这不是我们熟悉的霓虹丛林,而是一个存在主义的现代迷宫,在巴瓦特的角落里悬挂着形而上的焦虑。更有趣的是观众不悦的感觉。当我们看到梁家辉、金城武、刘青云等华语电影界的顶尖面孔时她,让我们不禁期待一场满汉盛宴。但麦俊龙提供的是分子美食——精致、昂贵、技术优越,但成分有限。这种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暴露了我们这个时代观影的悖论:习惯了短视频的“大头”之后,我们几乎忘记了如何品味那些需要一遍又一遍咀嚼的精致产品。为拍摄而搭建的1:1真实铜锣湾场景,或许是理解这部电影的关键。这不仅是一种奢侈,更是一种表达——麦振龙想要的不是复制香港,而是打造一个拥有自己电影宇宙的香港。当大多数导演思考如何给予观众更多时,他思考的是如何给予更少、更精确、更残酷。这种“平庸”造就了《枫林霍山》叙事的独特美学。海量故事信息用心只是隐瞒,人物动机不明,情节暗示也难以讲述。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悬疑,而更像是一种存在状态的呈现。我们就像电影中的人物一样,拨开迷雾,从碎片中拼凑出真相——这不正是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生存的描述吗?谁不会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出人生选择呢?与那些把一切都摆在桌面上的电影不同,《风林火山》要求观众成为主动的翻译者,而不是被动的消费者。它不会带来廉价的快乐,而是保持一种持续的张力——已知与未知、理解与困惑之间的微妙平衡。这样的体验对于经历过被喂饱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风林火”的“韧性”或许就是它的价值所在。它拒绝迎合这个即时满足的时代,坚持保留差异化的本质。艺术的尊严和严谨。就像电影里的雪总是飘落却没有任何意义,它无法解释自己,它只是存在。看完《风林火》,你感受到的饥饿不是匮乏,而是觉醒。在这个饱足的时刻,感觉“不饱”可能是一种祝福。大多数作品在忙着填饱肚子的同时,却坚持唤醒你麻木已久的味蕾——这才是真正的奢侈。文字|记者 邵子恒 编辑:王志涛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