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在前进,民生在改善 |努力实现“好房子”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26 10:25
制图:彭章霞 住房问题既是人类经济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十五五”规划提出,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放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坚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框架下,从制度建设、住房供应、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调整。20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总体回升态势,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我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逻辑发生了变化:从供给总量不足转向供给总量不足、结构性不足的基本平衡。适应新形势,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房地产政策必须及时调整优化,以配合新形势的发展。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和各类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住有所居”新发展。 “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建待售商品房累计面积近50亿平方米;城中村、城镇住房安排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超过1100万套(间)受益,惠及群众超过3000万人。这些扎实的数据为姐妹房地产“十五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围绕“高品质”这个关键词,发力的重点是什么? “制度完善”是第一位的。 “十五五”规划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切实措施有很多:在发展方面,严格保护投资者禁止在项目交付前非法挪用项目公司的销售、融资等资金;融资方面,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行项目“白名单”制度,保障商品房项目建设和交付;销售方面,现房销售旺盛,促销得当,确保“所见即所得”。随着这些制度的逐步完善,权责明确、风险隔离、监管有效的房地产金融和经营新秩序有望建立。 “优化供给”是出发点。激发市场潜在需求,必须从供需两端入手,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先说供给结构。保障性住房供应相对不足,大城市房价高企,新城黑人和年轻人承受着沉重的住房负担。从住房需求看,改善型住房需求持续增加,居民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更加强烈。需要看到的是,满足紧张改善住房的需求仍有增长空间。无论是“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工薪阶层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还是“落实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各城市都要发挥自动调节作用,实施精准科学的政策,让群众安居乐业。 “提质”是关键。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的“美丽家园”,是实现居民“美好住房”的重要一步。随着今年5月1日国家标准《住宅工程规范》的实施,“好房子”标准的实施购买时的样子。北京优化容量规划方法引导住房质量提升江苏、浙江等地区发布提高新建住房质量技术指南;福建、安徽打造保障性住房“美丽家园”典范……多地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家园”,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动力。对于企业来说,未来五年的竞争赛道将从规模、速度、价格转向产品力、技术力、服务力。提高房地产市场质量将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新建房和现房,涉及硬件和软件。发展房地产、惠及民生才是最终目的。如果是马车房、老房子,就应该努力做“好房子”。家家户户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老老少少都幸福,这就是人间的美好。未来,这美丽的景色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年伟) 编辑:吴方舟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