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描绘进步新画卷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0-30 10:44
山峦雄伟,河流潺潺,阳光照耀着白雪皑皑的高原——这就是西藏,一片被大自然热爱的土地,一片温暖的土地,刺穿了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西藏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要立足于求真务实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开创,为西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从产业特色到生态文明,从项目建设到民生改善,描绘出一幅立足高原禀赋的高质量发展画卷。特色产业:筑牢经济基础 日喀则市江孜县年堆乡秋季,高地巴尔麦田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当地农民扎西顺利指挥车队将收获的青稞送往工厂进行深加工。青稞经过加工,成为青稞面条、青稞燕麦片、青稞爆米花等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销往全国。如今,青稞不仅是维持生存的“温饱粮食”,更是带动藏族群众收入多元化的“丰盛粮食”。目前,西藏已培育出藏蓝系列、喜马拉雅系列等78个优质青稞品种,开发出四大类80个品种的青稞产品。 2024年,青稞加工年产值将突破12亿元,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青稞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大势。西藏不仅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且依托丰富的水电、太阳能、地热资源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在那曲市色尼区达嘎普村,全球海拔最高、西藏容量最大的西藏开头色尼区达嘎普独立并网储能电站目前运行稳定。与此同时,青藏直流直流扩容工程二期工程近日顺利完成为期5天的满功率120万千瓦外送任务,创下两个“历史新高”,为清洁能源外送提供了有力保障。林芝市八一区嘎拉村,以桃花闻名,每年春天,都吸引着大批游客。桃花源,打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财富之路。近年来,西藏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自然风光与文化紧密结合,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提质增效。 2025年前三季度,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6370.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21%。西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下,建成了以农牧业、清洁能源、绿色产业、高科技数字、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藏医药、边贸物流、通用航空为核心的高原特色九大产业体系。当前,产业发展以高原农牧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为中心。 对外开放:抓住发展机遇,走进滋贺谢国际陆港。载着生活必需品的大卡车驶向检查现场,源源不断地将“中国制造”运往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布达拉宫广场上,不少外国游客争相“打卡”,开放的西藏迎来了大量的“国际流量”。西藏作为中国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正在积极贡献和融入国家整体开放,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开辟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我区依托边境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创新实施“区区联动、一次报关、口岸直达”的发展模式,并在日喀则国际陆港成功实施。 “查验场开通后,货物当天即可过关,物流人员晓源(日喀则)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区已形成5个国家级正式开放口岸、综合保税区、国际陆路口岸等开放平台矩阵,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在积极推进陆路口岸建设的同时,南亚公路班列也开始了新的突破。满载启航,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参与班列运营的工作人员感慨道。截至今年5月,已累计开行5列南亚公铁联运班列,逐渐成为连接境内外的重要贸易纽带。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国际货运站正式运营,形成西藏“空陆双枢纽”。4月,首班载运74件跨境电商货物的航班成功落地通过国际货物检验进入拉萨综合保税区。林芝苹果远销尼泊尔加德满都,冰川矿泉水进入香港超市货架……现在,越来越多的“西藏”牌产品通过我区口岸走向世界。数据显示,上半年,西藏进出口总额43.4亿元,同比增长14.1%。新时代,西藏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统筹协调:国庆假期绿色发展,拉萨市南山公园,一小群朋友并肩行走,登高望远;林州县的“神秘”森林,秋叶绚丽,是亲近自然的好去处。生态是西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是西藏最大的价值、最大的优势。西藏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最大优势、最大责任。华电西藏DG水电站两岸植被茂盛,生态绿色廊道蜿蜒于峡谷间,犹如一条翡翠丝带。为减少生态干扰,华电开发商优化枢纽布局,降低开挖边坡高度;创新设计折叠式鱼道,与主楼共用地基;并采用螺旋式地下交通方案,缩短工程长度。国家能源集团建设的多布水电站等项目,短期投资大,效益释放慢。国家能源集团尼洋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志平的看法尤为强烈:“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生态账,不能只看眼前”。为切实保护地球第三极生态,我区编制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政策和保护建设规划,全区一半土地面积被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围绕环境生态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持续强化;南北山绿化工程启动,计划完成2019年土地绿化面积。 10年206.72万公顷,实现“五年青山四川、十年绿拉萨”从羌塘草原到雪域江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编辑:聂越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