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栏目: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5-10-29 10:27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为总协调人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抢占我国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布局。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深入分析“十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强化国内循环、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系统部署和战略部署。 2020年伊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世纪疫情冲击下遭遇轻微扰乱,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周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地考察时认识到“大规模进出口的环境条件习近平指出,“时代变了,要根据新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这正在烹调“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关键时刻作出的关键决策,加深了我们党对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引领我国经济大船破浪前行、行稳致远。回顾“十四五”发展历程从《规划》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央在获得这第一次转移时的战略眼光。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购物市场。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将达到86.4%;贸易规模全球第一,货物进出口总额从32.2万亿元增长2020年到2024年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内宏观循环主体地位巩固,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国内国际双循环质量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安全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展现出强大的活力、韧性和潜力。实践充分证明,外部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严格把握发展主动权。当前,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不可预测因素增多。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加强国内循环,加快发展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用国内循环的稳定性减少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以加强国内大循环为重点,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部署。同时提出扩大国际流通,扩大高水平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这是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进一步塑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以内需为主,市场是最终资源。强大的国内市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基础。我国工业体制和基础设施体系健全,14亿以上人口的潜在大市场巨大。展望未来,深入推进以城镇化为核心的新民生,认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或者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发展中不断提升人民经济保障,将有效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全会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础,体现了扩大内需战略的统一。坚持惠民生,促进消费、物投资和人投资紧密结合,促进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深入推进帕格威共建统一d全国市场,清除各种僵局,消除地方保护和细分市场,全面纠正“不涉足”竞争,旨在彻底释放我国超大市场的红利。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市场化配置体系和要素机制,实现市场有效有序、政府负责有分寸,必将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全会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体现了中方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信心和决心。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1%,拉升趋势中下降的曲线。虽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是对立的,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制度性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国内国际市场高效畅通,必将拓展中国现代化发展空间。变化带来机遇,挑战激发斗志。回望过去的路上,我们遇到过很多外部冲击的风险,但我们最终通过办好自己的事、聚焦国内发展,扭转了局面。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立足于我们自己的力量,加快建设坚持新发展格局,继续思考世界、主动出击,中国现代化一定能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编辑:吴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