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届全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岭南大地,赛场遍地,人人都是东道主。赛区之外,岭南大地隐藏着一批官方认证的宝城——它们或被誉为“跳水之乡”、“举重之乡”,或被授予“龙舟龙狮运动名城”、“全国象棋之乡”等称号。体育基因深深铭刻在这座城市的血液中,在十五运会的聚光灯下绽放出独特的美丽。从珠三角的城市群到粤东粤西北的沿海小镇,每场比赛不仅打造了“全运会看点名城”看得见、听得着、摸得着的真实脉搏,也让这些城市以体育为媒介,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实力之城,勇于巅峰 如果说跳水是中国体育的“王牌”,那么湛江这个“跳水之乡””,是这张王牌的起点之一。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比赛,包括奥运冠军在内的顶尖运动员云集,湛江运动员表现亮眼。距离十五运会跳水比赛场地400多公里,湛江跳水学校的年轻队员们依然一次次进出水中,反复打磨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从操场到游泳池,水花一消失,既爱又爱。坚韧的数字是湛江跳水人才库中不断涌现的生力军,从渔民搭建的木台到现代化的专业场馆,从沙滩上逐浪的少年到闪耀世界的奥运冠军——湛江跳水的百年历史,是人与海、人与梦想的象征传奇。东莞这座13.83平方公里的小镇,再次以“举重之乡”的骄傲登上国家舞台。没有建设一个伟大的新场所,而是在石龙中学的体育馆里“塞满了”20枚举重金牌——全国比赛,刚刚到达校园。这里没有喧嚣的商业街,却有举重的稳健力量;城市里的高楼不多,但有高大的记录。石龙不仅用19次打破世界纪录的传奇震撼了世界,也为老街巷里的岁月缓解了炎热。他赢得了29次世界锦标赛冠军,并获得2金1银1铜的奥运会奖牌。当杠铃的重量遇上小镇的平静,就创造出了“以大带小”的独特场景。在“柔道之都”肇庆,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11月10日至13日,来自33个国家队的239名运动员齐聚一堂在这里争夺15枚金牌。柔道场上,选手们眼睛灼热,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松香的味道。礼堂内,观众们全神贯注,低声讨论的声音时而汇成一片喧闹。对于肇庆来说,柔道不再是一项运动,而是一种隐藏在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哲学:刚柔并济。 “实力”见体育——肇庆市50余名运动员征战第十五届全运会,成为湾区西翼最耀眼的体育明星群体。发展见“柔”——面对大湾区愈演愈烈的竞争,肇庆选择以柔克强:以智能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绿色理念拥抱“两新一电”浪潮,用生态优势铺开“体育+文旅”融合之路。因为真正的力量不是征服,而是成就。肇庆我们是柔道的智慧,实现竞技、实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技艺修炼数千年,风格、风格均处于巅峰状态。每逢端午节,海峡两岸锣鼓喧天,桨影铿锵有力。 “宁煮不如慢煮”这句话贯穿了佛山人的性格密码:敢为人先、勇往直前、同舟共济、力争上游。佛山南海是首个“中国龙舟舞狮运动名城”。作为千年水乡,佛山人民自古就有“水上舞蹈”。在第十五届全运会龙舟比赛中,由佛山运动员组成的广东队包揽了全部六枚金牌,展现了坚定不移的实力。中国龙舟大奖赛、F3龙舟超级联赛、中国(佛山)叠脚龙舟漂流赛...佛山将龙舟运动推向全国第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龙舟顶级赛事。而在东海岸的惠州惠东,另一种古老的智慧——象棋——又获得了新的生命。近日举办的2025广东省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吸引了来自全省19个市的900多名青少年棋手参赛。作为“全国象棋之乡”,惠东不仅将象棋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还定期举办各类象棋比赛,让这项传统智力运动的种子深深扎根于校园和社区。如今,惠东超过100万人口中,热爱象棋的人数超过30万人,真正能做到“处处闻棋声,家家下棋”。惠东还用体育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用马古德棋艺玩好惠东经济发展大棋。县。当风筝腾空而起,阳江也飞向更广阔的未来,仿佛三百多年的浪漫历史又在天空中合拢了。我国自古就有“南风筝北风筝”之说,阳江是南派小猫的发源地,也是名副其实的“乡村猫之乡”。据史料记载,阳江风筝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有340年。技能在工人心中代代相传。它们在海风中越飞越远,形成了独特的、势不可挡的江南风情。每只放飞的风筝,似乎都在向世人诉说着海洋的沧桑和阳江的文化记忆。如今,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沙滩足球比赛、滨海赛艇沙滩冲刺赛等赛事在阳江成功举办,这座海滨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该活动的这座城市着火了,它的名声照亮了海岸。 “体育+文旅”的融合潜力正在这里迅速发挥出来。足球之城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江门,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在这片面向大海的土地上,排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份跨越百年的情感遗产。在侨乡台山,排球的故事传遍了整个海洋。后来被誉为“排球之乡”。如今,这颗一百年前播下的“排球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第十五届全运会著名排球赛事在台山成功举办。赛事组织严密、高效,知名度持续走高,进一步打磨了台山“排球之乡”的美誉。当第十五届全运会排球比赛结束时泰山的比赛,场上每一个精准的弧线,都勾起了江门人民一百多年的记忆;每一次的扣球、跳跃的释放,都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体育性格和精神底色。排球让泰山的故事更上一层楼;十五运会,让这座华侨城的美丽再次被全世界看到。没有团结。 150多年前,梅州五华场埠镇悄然播下现代足球的种子,将足球基因写在梅州的土地和血液中。梅州的足球历史已有152年。 2015年,五华县元坑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中国大陆现代足球发源地。足球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目前,梅州拥有中超第一支县级球队——梅州客家队。球队曾参加过中国S连续四年征战中超联赛,吸引超过40万球迷观赛。到2025年,五华第15个中超主场将迎来近20万观众。如今,梅州早已将足球作为教育生活的手段,城乡绿地遍布。当人们谈论足球时,他们的眼睛会发光;当哨声响起时,男人、女人和孩子们涌入体育场。 “全民足球”在这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现实。体育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行为,更是未来。从大城市到小城镇,从传统体育到新兴体育,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体育特质,却都展现出同样的力量——城市因体育而生机,梦想因努力而闪耀。统筹:古丽辉、尹建峰、陈丹甲、李永志 撰稿:陈思良艾 视频制作:刘东明
编辑:吴家红